這款螢幕提供了我一直在尋找的廣色域,以及硬體校色的功能。說真的,我真的沒有辦法看出在影像上有任何的斷階或是色彩分離等缺陷。
- 評測達人: Keith Cooper(英國)
- 評測產品: SW2700PT
一台高品質的27吋液晶螢幕
我對BenQ的27吋螢幕SW2700PT進行了實際操作與測試。這款螢幕是針對像我一樣的攝影師所設計的;我們需要的螢幕必須是一款品質良好,同時擁有比一般螢幕色域還大,但又不必像去年評測過的BenQ PG2401PT那般精確的色彩以及嚴格的認證。
我在不同的Mac電腦上測試了這款螢幕,在這裡附帶一提的是,這款螢幕所使用的軟體介面在蘋果電腦上和Windows PC上是非常接近的。
我在不同的Mac電腦上測試了這款螢幕,在這裡附帶一提的是,這款螢幕所使用的軟體介面在蘋果電腦上和Windows PC上是非常接近的。
此款螢幕支援USB 3.0的插槽,以及SD卡讀卡器。是一個很好的設計,但因為我同時使用CF卡和SD卡,所以還是得接一個高速讀卡器在我的電腦上。
螢幕內建兩組硬體校色的儲存空間,我會使用其中一個。
有兩組儲存空間讓我可以儲存不同的硬體校色設定值,比如其中一組設定為一般網頁使用(6500K以及120cd/m2的亮度),另一組則是可以設定為檢視印刷作品用。這功能讓數位打樣容易許多,但還是有些需要在比對時注意的事項,像是在比對的環境中不可有太亮或是其它顯眼的干擾物存在,以免永遠都無法得到好的比對效果。選項裡面也有設定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的類別,在測試過後,我認為矩陣類別(matrix type)的色彩描述檔的效果已經很棒了!
有兩組儲存空間讓我可以儲存不同的硬體校色設定值,比如其中一組設定為一般網頁使用(6500K以及120cd/m2的亮度),另一組則是可以設定為檢視印刷作品用。這功能讓數位打樣容易許多,但還是有些需要在比對時注意的事項,像是在比對的環境中不可有太亮或是其它顯眼的干擾物存在,以免永遠都無法得到好的比對效果。選項裡面也有設定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的類別,在測試過後,我認為矩陣類別(matrix type)的色彩描述檔的效果已經很棒了!
客製化設定提供使用者許多不同的選項。
在使用中你會發現有許多選項是在高階的色彩管理螢幕(如同PG2401PT)中才會出現的。這是「進階」的操作介面,另外還有一個簡化過的「基本」流程。
在使用中你會發現有許多選項是在高階的色彩管理螢幕(如同PG2401PT)中才會出現的。這是「進階」的操作介面,另外還有一個簡化過的「基本」流程。
在選項中,被校色儀量測的目標(色塊)的多寡是可以由使用者來決定的。量測較多的色塊會產生比較精準的效果,但是需要花上較多的時間來建立色彩描述檔。
在校色以及建立色彩描述檔的流程中,軟體會一步一步地引導你完成。
面板在校色過程中會改變顏色,而校色器會量測面板顯示的顏色。目前量測的色塊是灰色 — 你也可以透過在量測色塊上方的綠色橫線來知道整體量測的進度。
在「進階」模式下,校色完成後,你可以看到校色的結果。
這個軟體並沒有提供檢視顯示器的均勻度或是趨勢分析(隨著時間來紀錄改變量)的功能。如果你真的很需要這些功能,你也可以透過其它的校色軟體,如Spyer5 Elite,來取得這些功能。
在寫這篇評測的時候,我試了許多進階功能,來看看這些功能有什麼差異性。但是老實說,之後我也沒再特別使用這些進階功能了。基本上我知道這是台品質優異的螢幕,而隨之搭配的校色系統更能將螢幕優異的地方表現無遺。
在寫這篇評測的時候,我試了許多進階功能,來看看這些功能有什麼差異性。但是老實說,之後我也沒再特別使用這些進階功能了。基本上我知道這是台品質優異的螢幕,而隨之搭配的校色系統更能將螢幕優異的地方表現無遺。
螢幕設定
一開始拿到這台螢幕時,我心裡覺得這個長得像是冰上曲棍球圓餅樣子的OSD控制器實在是有點多餘。我的意思是,我們真的會常常變動螢幕的設定嗎?
結果發現,我使用這個控制器的次數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而不是只有在寫這篇評測的時候)。
透過客製化選項的功能,讓我很輕易的設定兩組經過校色的色彩模式,同時也可以把「sRGB」色彩模式當成我工作中的第三個色彩模式。sRGB色彩模式的預設亮度較高,同時也屬於較小的色域。利用這個色彩模式我可以很快的就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其他的人看到的網站會是如何(還有用來玩Quake 3);-) 如果我已經將我的螢幕調整到最精確的狀態了,那黑白模式會是我比較少用的模式。
對於切換色彩模式這一個功能我有點疑惑,因為電腦系統上的螢幕色彩描述檔並不會跟著螢幕上模式的切換來改變,因此需要手動到螢幕喜好設定中來選擇相對應的模式所使用的色彩描述檔。這是在Mac上的設定,在Windows可能不太一樣,但我不清楚。
透過客製化選項的功能,讓我很輕易的設定兩組經過校色的色彩模式,同時也可以把「sRGB」色彩模式當成我工作中的第三個色彩模式。sRGB色彩模式的預設亮度較高,同時也屬於較小的色域。利用這個色彩模式我可以很快的就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其他的人看到的網站會是如何(還有用來玩Quake 3);-) 如果我已經將我的螢幕調整到最精確的狀態了,那黑白模式會是我比較少用的模式。
對於切換色彩模式這一個功能我有點疑惑,因為電腦系統上的螢幕色彩描述檔並不會跟著螢幕上模式的切換來改變,因此需要手動到螢幕喜好設定中來選擇相對應的模式所使用的色彩描述檔。這是在Mac上的設定,在Windows可能不太一樣,但我不清楚。
結語
這是一款設計優良且高品質的螢幕。組裝起來相當的容易,而且可以很輕易的在我的筆電以及桌機上使用。
所呈現的影像品質是非常優異的,同時螢幕的均勻度也很好,我並沒有看到什麼不正常的現象。
螢幕附帶的遮光罩也非常實用,可以確保我在工作時能看到足夠深的黑色。而顯示區域本身的反光也非常低。
和我那台有點年紀(但是仍然相當好用)的Apple Cinema Display來比較,這台螢幕亮度高且清晰(大約是109 ppi)。接近99%的 Adobe RGB的色域更提供了細膩的色彩漸層表現。
攝影師的工作,不外乎就是把完美的數位影像寄給客戶珍藏,以及輸出我自己的藝術作品。
當然,如果能使用特別精準的螢幕,就像我先前測試過的許多高階色彩管理螢幕,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以我的工作流程而言,SW2700PT已經能滿足我的需求了。
這款螢幕提供了我一直在尋找的廣色域,以及硬體校色的功能。說真的,我真的沒有辦法看出在影像上有任何的斷階或是色彩分離等缺陷。
以下的圖例(由BenQ提供)可以清楚的呈現為什麼螢幕內建的校色功能(透過查找表,LUT)可以顯示出非常平滑的漸層表現。左邊不平滑的曲線是透過軟體校色的方式來修正的,但是如果透過硬體的方式來進行校色,色彩描述檔可以不用過度的調整及修正,因此可以達到較好的結果。
所呈現的影像品質是非常優異的,同時螢幕的均勻度也很好,我並沒有看到什麼不正常的現象。
螢幕附帶的遮光罩也非常實用,可以確保我在工作時能看到足夠深的黑色。而顯示區域本身的反光也非常低。
和我那台有點年紀(但是仍然相當好用)的Apple Cinema Display來比較,這台螢幕亮度高且清晰(大約是109 ppi)。接近99%的 Adobe RGB的色域更提供了細膩的色彩漸層表現。
攝影師的工作,不外乎就是把完美的數位影像寄給客戶珍藏,以及輸出我自己的藝術作品。
當然,如果能使用特別精準的螢幕,就像我先前測試過的許多高階色彩管理螢幕,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以我的工作流程而言,SW2700PT已經能滿足我的需求了。
這款螢幕提供了我一直在尋找的廣色域,以及硬體校色的功能。說真的,我真的沒有辦法看出在影像上有任何的斷階或是色彩分離等缺陷。
以下的圖例(由BenQ提供)可以清楚的呈現為什麼螢幕內建的校色功能(透過查找表,LUT)可以顯示出非常平滑的漸層表現。左邊不平滑的曲線是透過軟體校色的方式來修正的,但是如果透過硬體的方式來進行校色,色彩描述檔可以不用過度的調整及修正,因此可以達到較好的結果。